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博物馆一级藏品鉴选标准(试行)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9 21:22:26  浏览:888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博物馆一级藏品鉴选标准(试行)

国家文物局


博物馆一级藏品鉴选标准(试行)

1978年1月20日,国家文物局

前言
为加强博物馆藏品的保管工作,充分运用革命文物、历史文物,博物馆应在其藏品中鉴选出一级藏品,采取措施,重点保管。
一级藏品的鉴选原则及标准如下:

鉴选原则
一、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古为今用”、“百家争鸣”的方针。
二、鉴选时要注意到各时期、各民族、各地区和各方面,切忌片面性,并要努力做到防宽、防漏、防差误、防偏爱。
三、对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文物以及重要考古发掘的集品,要注意精选,不必一律列为一级品。
四、对于具有极大揭露价值、能起反面教员作用的重要材料,可以选入,但不可过多。

鉴选标准
革命文物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革命实践活动的重要文物。
二、毛泽东主席革命实践活动的重要文物。
三、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文物。
四、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和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物。
五、全国著名的革命先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及各地区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起过重大进步作用的革命团体和典型人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要文物。
六、反映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在反对阶级压迫、剥削的革命斗争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要文物。
七、反映中外友好关系和相互支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要文物。
八、反映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的典型反面材料和实物。
九、反映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侵略我国的重要罪证。
历史文物
一、反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二、反映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和农民革命领袖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三、反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革新和重大的科学发明创造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四、反映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加强祖国统一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五、反映中外关系中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六、反映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七、有关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以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与著名工匠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八、具有极大揭露价值的反面材料和有关反面人物重要罪证的实物资料。

附:艺术藏品
一、在艺术发展史上,各个时代的重要流派、窑口、工艺美术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或具有转折性的首创精神和独创风格的作品,历代著名的艺术家、工匠的代表作品。
二、具有明显的地方、民族特征,能代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风格的艺术水平或工艺水平(造型、纹饰、工艺制作、功用等)的典型作品。
三、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特色和重大研究价值的艺术品。
四、有准确纪年、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或有确切出土记录的,可以作为断代标准的艺术品。
五、反映中外关系、国内各民族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生活、地理沿革,有重要价值的代表性艺术品。
六、具有不同时代典型风格的,有重要价值的外国艺术品。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济宁市医疗卫生机构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济宁市人民政府


济宁市医疗机构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相关活动中产生病死婴幼儿遗体的接收、转运、保存、处置及相关环境污染与疾病防治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病死婴幼儿遗体,包括成形完整死胎。


  第四条 市、县(市、区)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负责医疗卫生机构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的日常管理监督工作。
  环保、财政、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做好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病死婴幼儿遗体应当由其监护人妥善处理。
  病死婴幼儿监护人委托医疗卫生机构处理遗体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出具《死亡医学证明书》,经病死婴幼儿监护人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署《病死婴幼儿遗体委托处理协议书》后,由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程序处理。
  遗弃在医疗卫生机构内的病死婴幼儿遗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登记并公告,公告7日后查找不到病死婴幼儿监护人的,由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县(市、区)公安部门出具《死亡证明》,并由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程序处理。
  因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死亡的婴幼儿遗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条 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由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登记,登记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病死婴幼儿姓名、性别、出生及死亡日期;
  (二)病死婴幼儿死亡原因、来源;
  (三)病死婴幼儿监护人姓名、工作单位或住址、联系电话;
  (四)病死婴幼儿监护人与医疗机构签订的《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委托书》;
  (五)病死婴幼儿遗体交接时间;
  (六)病死婴幼儿遗体最终去向;
  (七)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经办人签名。
  遗弃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查找不到监护人的病死婴幼儿遗体登记由医疗卫生机构按有关规定办理。
  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使用符合要求的裹尸单包装病死婴幼儿遗体,并在裹尸单上注明遗体来源等相关信息,及时密封,不得外露,按规定时限移送至医疗卫生机构遗体存放处。
  医疗卫生机构遗体存放处存放设施条件应符合相关要求,有专人负责管理。病死婴幼儿遗体在医疗卫生机构遗体存放处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
  医疗卫生机构应健全相应管理制度和病死婴幼儿遗体流失应急预案。


  第八条 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由医疗卫生机构及时通知同级民政部门。
  民政部门必须按要求安排专用车辆将病死婴幼儿遗体就近转运到殡仪馆火化处理。在转运过程中,病死婴幼儿遗体应当保持密封状态,不得外露。
  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洗消毒。


  第九条 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应当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和《山东省殡葬管理规定》等要求,进行火化处理。少数民族病死婴幼儿遗体处理应当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提倡火化。
  病死婴幼儿遗体火化后,骨灰由殡仪馆按照病死婴幼儿监护人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署的《病死婴幼儿遗体委托处理协议书》处理;查找不到病死婴幼儿监护人的,遗体火化后骨灰不予留存。


  第十条 病死婴幼儿监护人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署《病死婴幼儿遗体委托处理协议书》的,医疗卫生机构处理病死婴幼儿遗体应当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其他婴幼儿遗体处理费用,民政部门应按照规定减半收费。


  第十一条 查找不到病死婴幼儿监护人或病死婴幼儿监护人确无经济负担能力的,遗体处理费用由当地财政部门承担。


  第十二条 在医疗机构外发现遗弃婴幼儿遗体,公安部门应及时立案调查,并交民政部门按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医疗卫生机构未按规定处置病死婴幼儿遗体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卫生、公安、民政等部门未履行管理监督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处理或有其他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常德市人民政府


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德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常德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常德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湖南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34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包括下列投资或者融资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一)财政性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二)政府投资者实质上拥有项目建设或者运营控制权的;
  (三)接受或者使用社会捐赠、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的;
  (四)社会公益性资金投资的;
  (五)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应当依法按审计管辖权限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以及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城市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学校、医院等工程,应当就其建设和管理情况实施跟踪审计。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咨询、代理等单位与政府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财务收支,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第四条审计机关具体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机关依法进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
  与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的政府其他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应当积极配合,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审计机关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
  第五条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及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按照突出重点、保证质量的原则,牵头组织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确定年度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审计机关应将纳入年度审计计划的项目名单抄送同级财政部门。 
  第六条对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政府投资项目,发展改革、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应当自建设项目和投资计划批准(核准、备案)之日起20日内,将建设项目审批文件和投资计划抄送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应当自作出竣工决算评审报告之日起7日内,将评审结论抄送审计机关;建设单位应当自项目开工之日起30日内将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等基本情况报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应当自项目审计监督结束之日起7日内将审计报告送达财政部门。

  第七条审计机关根据政府投资项目投资主体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监督。 
  第八条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九条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政府投资项目,遇有相关专业知识局限等情况时,可以聘请符合审计职业要求的外部人员参加项目审计或者提供技术支持、专业咨询、专业鉴定。审计机关应当制定有关聘请外部人员的工作规范,加强对外聘人员工作的监督和业务复核,保证审计监督质量。

  第十条审计机关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所需工作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十一条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监督的内容如下:  
  (一)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二)投资控制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三)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四)有关政策措施执行和规划实施情况;

  (五)工程质量情况;

  (六)设备、物资和材料采购情况;

  (七)土地利用和征地拆迁情况;

  (八)环境保护情况;

  (九)工程造价情况;

  (十)投资绩效情况;

  (十一)其他需要重点审计的内容。

  除重点审计上述内容外,审计机关还应当关注项目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有无因决策失误和重复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应当注重揭示和查处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应当注重揭示投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的问题。

  第十二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结束后,由审计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纳入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政府投资项目,未经审计机关审计,有关部门和单位不得办理财务决算和资产移交。审计机关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建设单位支付的工程款,根据省纪委《湖南省防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湘纪发〔2010〕41号)有关规定执行。
  审计机关对纳入年度审计计划的竣工决算审计项目,一般应当在审计通知书确定的审计实施日起3个月内出具审计报告。确需延长审计期限时,应当报经审计计划下达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审计核减的建设项目资金,按有关规定处理。  
建设单位多付、违规支付的工程款,由审计机关责令建设单位或者移送有关部门追回;被追回的资金按有关规定处理。

  被审计单位应计、应缴而未计未缴的各种税费,依法追缴。 
  第十四条被审计单位违反规定,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由审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依法处理或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五条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属于审计机关处理处罚职权范围内的,由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处理处罚,并建议有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对不属于审计机关处理处罚职权范围内的,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处罚,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处理处罚,并将处理处罚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审计机关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结果,并依法向社会公告。

  第十七条审计机关在履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职责时,应自觉接受纪检监察机关、项目建设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必须遵照执行。如被审计单位和个人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被审计单位和个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且不执行审计决定的,作出决定的审计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审计机关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根据本办法及其相关法规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具体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向社会公示。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本市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